[转载来源:书法艺术网]“书法报·提名青年实力书家”由书法报提名、15位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专家投票产生。聚焦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书家,对他们的创作、艺术观及生活状态等进行多角度、立体的呈现和解读。 提名委员会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宝麟、陈振濂、丛文俊、何应辉、胡抗美、华人德、李刚田、刘洪彪、王冬龄、王镛、徐本一、言恭达、张旭光、周俊杰、朱以撒
事书随感
■陈新亚
●有朋友问我为何总是保持几种字体分开写,而不相统一;或者好意提示说,你与王蘧常,与黄山谷,与鲁迅是不是*得太近?……我只好说,暂时没有能力统一,即并非我自己想统一就能统一;这要通过在生命时间中,漫漫熔冶与锤炼。实际上,也许我与王、黄、鲁已离得不近了:于王蘧老章草,因更多的是循其理路,似渐出以碑笔之爽利;于黄山谷之草,似略见出几分宽松。但不知妙与不妙,这有待时间去验证。而将来如何化合,也只能由笔作主张了。●随着习书年月的增长,对“书法创作”四字,我越来越生疑心了。因为过去自己认为很“创作”的作品,于今看去都较稚弱,多不能自可。是否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书法家(不是画家、作家)而言,如果不是从早期就很用心,并一直用功地写到中年,写到老迈(天才除外),似乎终难成“一家”。也就是说,真正的书法创作,是渐积于一生的习书途程中的,直到其中晚际,若成焉,则无字不是“创作”;若不成,则了无“创作”可言。检讨书史,此一现象很突出。●近年我一直在寻读、寻思着个体书法生成之人生依据,人身依据。渐而明白,书艺中内涵着非常重要的审美生理机制。从笔迹学来考察,我们的书写,体格与风格,常态与变态,都非单纯视觉因素所能把控,必须有待于躯体的部分、甚至全部训练与协调而后可。而活的身体,本身又在不断代谢变化。所谓艺不离手,人书俱老,良有以也。若非经历长期肌肉化谐协与过滤,渐将书法意念躯体化,将笔墨挥运内在于其身手,则其书写难臻高妙,终难达于自然天放,如东坡“无意于佳乃佳”之纯粹境界。而这个躯体化过程,就是书人的文化·审美过程,书写的躯体化过程,也是个体风格的生成与纯化过程。它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去打磨、熔冶。历来有创造性的书家,都是实际书写多于宣言,都是在长期训练下,其手笔自然生发出独特的性情之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