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陶然草堂 (http://trct.net/index.asp) -- 砚余燕语 (http://trct.net/list.asp?boardid=23) ---- 【我身边的科学家】之:屠呦呦 (http://trct.net/dispbbs.asp?boardid=23&id=481)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1:43 -- 【我身边的科学家】之:屠呦呦 【我身边的科学家】之:屠呦呦 妈妈接到弟弟从美国打来电话,告诉妈妈,他的岳母获得美国2011年度拉斯克奖——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这个喜讯。 妈妈又高兴地告诉了我.当时,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因为我始终认为,成功早晚属于像她这样的人:不通人情世故而默默专注于事业的人、不计个人得失而全身奉献于人类的人! 这样的人,那怕一辈子与荣誉无缘,她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的荣誉。 在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科学家,我一直为他们感动着,常常想着为他们记录一些感人的事.于此同时,也慢慢地净化自己的灵魂,并给人们带来反思。 为您骄傲! 也为您感慨! 下面是从各种报刊媒体上转载了部分报道.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2:21 -- [转载]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转自《宁波晚报》2011年09月14日 (作者\\沈莉萍)81岁的宁波人屠呦呦,昨天在美国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她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据悉,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拉斯克奖原设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三个奖项,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研究奖。此奖颁给她,以表彰其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发现。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据悉,至今为止,拉斯克奖得主中已经有80人获诺贝尔奖,其中28人是在过去20年中获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视为“美国的诺贝尔奖”,或者是诺贝尔奖“风向标”。 越洋电话传来喜讯 昨天一大早,记者接到一个美国朋友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生物医学界的大奖拉斯克奖被宁波人捧得!随即,记者的朋友在QQ上转发来了一则刚刚刊登在拉斯克基金会官网上的新闻:美国时间9月12日早上,拉斯克基金会官网公布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大陆科学家。 为证实这个消息,记者马上登录中国科学网,此时,中国科学网已挂出了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的新闻。新闻描述:2011年拉斯克奖日前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1年度的拉斯克奖将于9月23日在纽约颁奖。据悉,拉斯克奖每项奖金为25万美元。 鹿鸣之声响彻世界 屠呦呦,宁波人,今年81岁,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这个名字听上去十分奇特的女科学家,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数年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一株小草解决了世界难题 青蒿素的发现始于半个世纪前的抗疟疾药物研发“五二三”项目,我国在1967年5月23日启动全国范围内的抗疟新药研发。 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长,参加“五二三”项目。屠呦呦系统地整理了历代医籍,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为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古代多部中医药典都有关于青蒿可以治疗疟疾的记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土药方也都用青蒿来对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屠呦呦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她从东晋葛洪“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几句话中得到启发,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用的是青蒿鲜汁!“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她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第191号样品,屠呦呦在实验室里,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72年3月8日,“五二三”项目在南京召开工作会议,屠呦呦报告了实验结果,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此后,所有科研人员都把目光转向青蒿这株小草。传统中药青蒿有两个品种,一个学名为植物黄花蒿,是中国南方的叫法;一个叫植物青蒿,是北方的称呼。1973年,云南地区青蒿结晶物的抗疟功效得到证实后,“五二三”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把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新药进行研发。可以说,屠呦呦对青蒿的研究和发现,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 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成果先后斩获诸多大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2年屠呦呦出席全国技术奖励大会,领取发明奖章和证书。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有遗憾也很欣慰 从1977年开始,中国陆续通过论文向世界公布了青蒿素的整个发明过程和化学结构。那个时候,大家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因此失去了青蒿素的知识产权。此后,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重要医药成果传遍世界各地,被西方各国竞相仿制,并被抢先占领市场。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广为人知。但关于屠呦呦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却争议不断。这么多年,她曾几次被提名院士,但始终没有当选。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项伟大的发明仍然造福着全球几亿人,并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和尊重,这也许是最让屠呦呦感到欣慰的。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4:08 --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5:35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转自《北京晨报》) 屠呦呦,药学家。女。浙江宁波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饶毅说,“事实上,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非常大,只是现在年龄太大了。”
根据饶毅的介绍,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6:03 -- 中国81岁女药学家屠呦呦: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2月14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座旧楼里,见到了76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坐了不到5分钟,记者又重新穿上棉服——屋里的暖气明显不足。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楼房。屠呦呦的办公室内没有任何装修,门窗简陋,一张沙发已经破得很难坐人了,屋里的电器只有两样——电话和存放药品的旧冰箱。 很难想象,这就是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的办公环境。也许,岁月的风尘真的将青蒿素发明者们埋没得太深太久了。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6:24 --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6:49 --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7:23 --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8:02 -- 2011年9月23日(北京时间9月24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8:59:20 -- 屠呦呦今晨纽约领“美国诺奖”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9:00:19 -- 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新华社记者王成云摄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吕诺、任海军、张严平、郑黎)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中医药学的荣光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攻克了一个世界性健康难题。 疟疾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传播广泛,致死率高。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就描述了疟疾的发热、寒战、出汗退热等相关症状。在古希腊和印度,均有对疟疾暴发导致人口减少的记载。 人类与这一痼疾的持久战斗仍在继续。世卫组织2010年12月发布的全球疟疾年度报告显示,就在2009年,全球还有78.1万人死于疟疾。目前最有效的抗疟武器就是青蒿素类药物。这项中国的原创发明,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研大协作的成果。 发现青蒿素的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面对这个每年几亿人发病、造成大量死亡、几乎无药可治的可怕疾病,全世界都在寻求解决之道。我们到底把问题解决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从药材筛选、有效成分提炼、临床实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青蒿素的发现发明过程犹如众多科研人员环环相扣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功不可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研条件还十分艰苦。在当时大协作的背景下,很多人甚至未能在学术论文中留下名字。他们对科研的这份执著和热情,源自一个朴素的想法:这是国家的需要。 “那时候没有考虑到什么奖。”屠呦呦说,“国家需要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好。” 今天,“拉斯克奖”让世界瞩目中国和中医药学。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迄今,300多位获奖者中,有数十人相继获得诺贝尔奖。“拉斯克奖”获奖者一向以美国人为主,屠呦呦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她认为,这是国际生物医学对中医药学的肯定。 “我要呼吁进一步发掘传统中医药,继承发扬、继承提高、继承创新。”她说,“中医是伟大宝库,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潜力还有待继续发掘。我们老祖宗替我们保留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我们找到青蒿素,解决了全球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类似的传统药还有很多。”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9:00:56 -- 9月23日,在美国纽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前排中)与2011年拉斯克奖评委和获奖人员合影。新华社记者王成云摄 青蒿素的故事 人类对付疟疾的药物,最初并非来自青蒿,而是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随后,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奎宁,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那是在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此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国内多个省份的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首先面临的问题,仍是怎么找药。 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供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1971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 青蒿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一岁一枯荣。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在众多中草药中,研究小组发现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然而,之后的重复试验中,青蒿的抑制率反而降低了。 “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经过190多次失败后,终于,用乙醚制取的191号样品,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回顾失败与成功交织的曲折探索过程,每一项突破都包含着动人的故事,每一次发现都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曾参加“523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维善感叹:“青蒿素系列药物的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众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可以包打天下的。”那些知道和不知道姓名的人们,如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他们的贡献,都值得被历史铭记。 |
|
-- 作者:小胡 -- 发布时间:2016-9-20 19:01:38 -- 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新华社记者王成云摄 “中国小草”的力量和启示 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神奇物质,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规划协调员PASCALRINGWALD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10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了38%,全球43个国家、其中包括11个非洲国家疟疾发病率和疟疾死亡率都下降50%以上。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在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 这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科研成果。它造福于人类,如今作为传统中医药瑰宝,得到了国际生物医学界的权威肯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出的贺信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 研究青蒿素历史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认为,青蒿素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这能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这也是警醒人们努力确定中药特定化学成分和特定疾病的关系。国内和国际对中药的努力可能将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人们由此赞叹平凡人身上小草一般顽强向上的可贵力量,屠呦呦和其他青蒿素研发人员有才能,但并非天才。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扎实地工作,获得了重要发现。 全球医生组织执行董事和中国办事处总代表时占祥说:“这也给投入医学研究的后来人一个重要启示,医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和漫长的验证历程。能在国内外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树立朴实的理念治病救人和从知其然到知所以然的升华,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屠呦呦的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座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