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宁波晚报》2011年09月14日
(转自《北京晨报》)
屠呦呦,药学家。女。浙江宁波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网友感叹,“饶毅老师眼光确实与众不同。”
饶毅在昨天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诺奖“风向标”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美国期刊杂志《细胞》昨天发表的标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年龄或成唯一缺点
此前,这位似乎已经被人们忘却的老中医科学家屠呦呦,因饶毅的一篇博文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中提到,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他们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
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曾有丰富海外经历的饶毅在昨天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拉斯克奖是个分量极高的奖项,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还要厉害。”
饶毅说,“事实上,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非常大,只是现在年龄太大了。”
记者昨天联系了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知道了她获奖的消息,但她本人正在国外无法接受采访,而对于获得此奖的评价,“最好由她本人来说”。
发现权仍存争论
根据饶毅的介绍,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饶毅说,根据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也存在很多争论,到底谁才是代表人物?但无异议的是,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记者 韩娜)
2月14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座旧楼里,见到了76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坐了不到5分钟,记者又重新穿上棉服——屋里的暖气明显不足。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楼房。屠呦呦的办公室内没有任何装修,门窗简陋,一张沙发已经破得很难坐人了,屋里的电器只有两样——电话和存放药品的旧冰箱。
很难想象,这就是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的办公环境。也许,岁月的风尘真的将青蒿素发明者们埋没得太深太久了。
从12%到100%
一见面,屠呦呦就让我们见识了一位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她不停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拉抽屉开柜子向记者出示各种发黄的文件、会议记录、实验室资料,甚至30年前她和其他科研机构合作时的往来书信。
“我不是刻意要保存这些东西的,只是出于科研工作的习惯。”屠呦呦边忙活边笑着向记者解释:“其实,就算没有这些资料,我也清楚地记得,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我为科研组长,参加‘五二三’项目。”
在此之前,国内其他的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未能有令人满意的发现。屠呦呦决定,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其它科研单位汇集到“五二三”办公室的资料里,青蒿的效果也不是最好的。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古代多部中医药典都有关于青蒿可以治疗疟疾的记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土药方也都用青蒿来对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住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她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号样品。”事隔30多年,屠呦呦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在实验室里,我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历史上的有些发明也许就是这样,和一些人擦肩而过,和另一些人在峰回路转后又重新相遇。但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机会只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数年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1972年3月8日,“五二三”项目在南京召开工作会议,屠呦呦报告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此后,所有科研人员都把目光转向青蒿这株小草。传统中药青蒿有两个品种,一个学名为植物黄花蒿,是中国南方的叫法;一个叫植物青蒿,是北方的称呼。
1973年,云南地区青蒿结晶物的抗疟功效得到证实后,“五二三”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把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新药进行研发。
可以说,屠呦呦对青蒿的研究和发现,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
在采访过程中,屠呦呦多次打电话给记者,反复强调:“1979年,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1982年,全国召开科技奖励大会。经国家科委认定,我作为该发明项目的唯一代表,出席大会,领取发明证书,并作为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领取发明奖章。1986年,我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制的青蒿素类抗疟药,获得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
留下慰藉,也留下遗憾
有时候记者真不敢相信,面前的屠呦呦是位76岁的老人。在接受采访的两个多小时里,屠呦呦不停地述说,思路清晰,中气十足。看到记者和摄影师都不肯脱外套,她有些不屑:“你们这么年轻,怎么还不如我老太太的身体好?”
其实,屠呦呦的身体并不是很好。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实验室连最基本的通风设备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的屠呦呦,很快肝功能就受到了损害。
“2002年法国《解放报》的记者采访我后,在报道中说我们这里的研究条件很差,西方医学界很难相信我们在这种环境下能产生出高水平的成果。其实,现在这里的条件已经好多了。30多年前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
那个年代艰苦的不仅是工作。屠呦呦参加“五二三”项目时,女儿才3岁。有一段时间,她到海南岛做药物临床观察,丈夫也下放到“五七”干校,孩子就只能放在幼儿园不管了。“现在就不说这些了,那个年代都是为国家做贡献,谁想着个人啊。”屠呦呦很快转换了话题。
1976年,中国医药学界获得这样一个信息,西方某个国家也正在进行青蒿提取物的研究,很可能已经完成了对青蒿素化学结构的测定。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更多的途径对这样一个传言进行核实。为了抢在外国人前面,更为了让世界知道青蒿素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从1977年开始,中国陆续通过论文向世界公布了青蒿素的整个发明过程和化学结构。
说起往事,屠呦呦轻轻叹了口气:“那个时候,大家一门心思想着为国争光,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我们因此失去了青蒿素的知识产权。”此后,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重要医药成果传遍世界各地,被西方各国竞相仿制,并被抢先占领市场。
屠呦呦的办公室中间并排放了四个展示柜,里面摆满了屠呦呦因青蒿素而获得的各种奖章、荣誉证书、国家发明证书。采访中,她时不时会从椅子上站起来,把记者拽到柜子前,手脚麻利得让人猝不及防。“我不是要争名利,在我们那个时代,所有的科技论文都不会以个人名义发表,我只是希望国家能更多地保护科研人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屠呦呦还是有遗憾的,这么多年,她曾几次被提名院士,但始终没有当选。
青蒿素的发明可能无法以某种形式为屠呦呦加冕,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项伟大的发明仍然造福着全球几亿人,并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和尊重,这是让屠呦呦感到安慰的。(水母网责任编辑:刘春雁)
屠呦呦简历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注: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年底独立建院,命名为北京医学院;2000年4月重新并入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
选录《佛心慧语》句,送给我的亲友。读一读,海阔天空。 ○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 德修而谤来。 ○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 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 量大福大。 ○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慈悲没有敌人,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 若心有定,说你好,说你坏,都一样。 ○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会批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 闻赞而不喜、闻谤而不忧,毁誉不动、内外一如,名出世间。 ○ ‘淡泊’‘老实’,是一种极高深的人生境界。 ○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 不惊、不喜、不怒乃涵养真处。 ○ 忍辱多福。‘忍辱’,是圣人共同的商标。 ○ 禅——安详、喜悦、宁静、自由。 |
再选录几句子《佛心慧语》,也送给素不相识的人们。读一读,心平气和幸福快乐。 ○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 各有因缘莫羡人。 ○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 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 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
○ 心能平等,我们就能处于一个和谐的世界。 ○ 凡爱说人不是者,往镜前一站,镜中出现一个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 当你心中有美时,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将会不同。 ○ 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 ○ 能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 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 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即使是一声轻轻的赞美,就已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则智慧丰饶。
○ 没有敌人能比自己的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 尽责任的人生,才有踏实感。
○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 ○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自己。 ○ 最大的亲和力是赞叹他人,及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肠。 ○ 能把奉献当作是一种快乐,那你所到之处,一定受人欢迎。 ○ 闻谤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辨,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 人间之大智,在于洞悉本身之弱点。 ○ 想得到真挚的对待,唯一的秘诀就是真挚。 ○ 工作与爱心能征服一切。 ○ 莫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 ○ 未来是属于勤勉于现在的人。 ○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 耐贫*,不作酸语;耐是非,不作辩语。 ○ 害人人害之,行怨人怨之,骂人人骂之,击人人击之。 ○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 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 能学著不干扰别人,他就能心无恐惧地和平生活。 ○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 不要去猜测他人的想法,若无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 没有大智慧的直观,而说的客观,也是一种主观。 ○ 人生的真理是隐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 美丽的花果,是由好的种子产生的。 ○ 智慧从内心深刻地体悟而得,聪明从知识的累积而得。
○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顺眼。
○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亦是无形的布施。 ○ 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
○ 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 凡事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 见人得利益起随喜同乐心而不眼红。 ○ 海之所以大,在于它是所有河流的最低处。 ○ 憎恨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人要拓展心胸包容一切,不与一切对立。 ○ 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 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成功的人,需有八十岁的智慧,二十岁的干劲与五十岁的稳重。 |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露西·夏皮罗在为屠呦呦致颁奖词时说:“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也在同一时间受到了美国《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但与此同时,关于为何屠呦呦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却无奈仍是“三无教授”的声音,也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对此,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学术评价不是记工分,评定需要更加公开、透明。
高度评价
拉斯克基金:她的发现 拯救了数百万生命
颁奖词称,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最新的2009年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今晨接受本报记者连线时评价称:“屠呦呦教授是一个很优雅的人,总是保持笑容。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发现历程
从古籍获灵感 808味中药里提取青蒿素
颁奖词提到,尽管成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是早在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已经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认为温度高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影响而影响疗效,便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
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味可能抗疟的中药,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美国期刊杂志《细胞》称,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亲历者说
屠呦呦:“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
近日,屠呦呦接受了美国《临床研究期刊》的专访,她表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
屠呦呦称,自己对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深感荣幸,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屠呦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
“三无”教授
成就堪比袁隆平
她却连院士都不是
然而距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有希望实现国人共同梦想的屠呦呦,在国内却不是“学术明星”。屠呦呦在中国科学界并未获得最大肯定,连院士都不是。她的履历中除了发现青蒿素之外,关于她的介绍很平凡,但是她的成就却与袁隆平的水稻一样获得世界承认。
有学者指出,这是反思中国学术体制的最佳样本。“院士评选规则是否存在问题?中国投入的科研经费已增加,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是否合理也值得探讨。”这位学者撰文称。
有网友评价称,“如果不是拉斯克奖,我们这些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屠呦呦这个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在中国科技界默默无闻的‘三无’教授!”
学术评价不是记工分 需更公开透明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屠呦呦获奖也引发科学界关于科技奖励和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开幕式上表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属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韩启德认为,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采用像记工分那样的方法,而要以质量为准,要避免采用单一标准。同时,质量的评定需要专家花更大工夫,需要更加公开、透明,在重大成果和重大项目评定时,是否采用专家实名制为好,值得考虑。
中药所书记:她的成果理应得诺奖
9月24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书记周兴接受了记者采访,不过就如屠呦呦和中药所在获奖消息公布后一直很低调一样,他向屠呦呦表示祝贺,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不仅是中药所和中医科学院的光荣,也是中国人的光荣,对中医药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鼓舞。
作为中药所的领导,又是与屠呦呦教授共事十余年的同事,周兴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青蒿素造福于全世界几百万人,这一成果产生两三位院士都不为过,也应理所当然地获得诺奖。
周兴说,从1969年到现在,屠呦呦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青蒿素的研究,当时研发过程中屠教授的肝脏受到毒气损害,但现在依然工作在一线,“她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精神值得学习。”
多知道点儿
拉斯克奖于1946年创立,以表彰在医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在世科学家、医学研究者和公共服务人员或机构。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此前有4位华裔科学家和1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该奖。因对中国征服性病和麻风病作出了突出贡献,马海德于1986年获拉斯克公共服务奖,成为获得该奖的首位中国人。